3月6日,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《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健康中國行動2023年工作要點的通知》(簡稱《通知》),要求落實《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》要求,扎實推進27項重點工作。
基層醫生重點工作來了!
其中,有一些工作要點與基層醫療緊密相關,這也為廣大基層醫生帶來了新的任務和挑戰。
經梳理,2023年健康中國行動,有以下5項工作重點需要基層醫生注意:
重點一:老年人健康管理
老年人一直是基層重點關注的人群。《通知》明確,推動實施老年人健康管理、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管理服務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。
2023年,將開展老年心理關愛、老年口腔健康、老年營養改善等專項行動。基層醫生需要面向老年人普及膳食營養、體育鍛煉、定期體檢、健康管理、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藥等知識。
此外,國家還將組織實施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,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工作。在前段時間的防疫中,基層醫生們已經對居家老年人的健康防護積累了不少經驗,未來這類老年人的健康保障也將成為基層工作中的重點難點。
重點二:慢病患者健康管理
《通知》明確,2023年,國家衛健委將牽頭負責慢病管理工作。基層需要加強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,推進醫防融合,提升服務質量。具體任務如下:
1、心腦血管疾病防治:
引導居民學習掌握心肺復蘇等自救互救知識技能。對高危人群和患者開展生活方式指導。全面落實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制度,加強高血壓、高血糖、血脂異常的規范管理。
2、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:
引導重點人群早期發現疾病,控制危險因素,預防疾病發生發展。探索高危人群首診測量肺功能、40歲及以上人群體檢檢測肺功能。加強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,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肺功能檢查能力。
3、糖尿病防治:
提示居民關注血糖水平,引導糖尿病前期人群科學降低發病風險,指導糖尿病患者加強健康管理,延遲或預防糖尿病的發生發展。加強對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,促進基層糖尿病及并發癥篩查標準化和診療規范化。
重點三:傳染病防控和疫苗接種
《通知》明確,持續強化傳染病防控工作,指導各地落實各項防控措施,推動實現健康中國行動指標。
一方面,新冠疫情防控仍然是重要任務。國家將繼續開展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等健康科普,并組織開展孕產婦和兒童新冠病毒感染健康管理和診治要點培訓。
另一方面,也要關注其他傳染病、地方病的防控。如艾滋病、病毒性肝炎、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,以及加強寄生蟲病和地方病防治部門聯防聯控。
此外,基層醫生還需充分認識疫苗對預防疾病的重要作用。倡導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。繼續維持高水平兒童常規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。到2022年和2030年,以鄉(鎮、街道)為單位,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0%以上。
重點四:加強中醫藥健康管理
《通知》明確,今年將繼續開展健康中國行動中醫藥健康促進專項活動。國家此前已要求,到2025年,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率達到85%,65歲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率達到75%。
此外,國家將針對新冠病毒感染、心血管、腦病、腫瘤、神志病、肺病、內分泌、康復等中醫診療具有優勢的專科專病,開展國家中醫優勢專科建設,提升專科臨床療效。
這為基層醫生專精中醫、提升相關技能提供了方向。而長期來看,這些項目的開展,也將提升我國的中醫藥診療水平,最終利好基層醫患。
如何扎實推進基層工作?
國家推進健康中國行動,要求貫徹“以基層為重點”的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,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。
可以說,未來基層醫生的工作任務是非常明確、也非常重要的,主要集中在一些重點人群、重點疾病的防治上面。
不過,由于基層醫療資源相對薄弱、衛生健康人才相對緊缺等原因,基層的工作開展,還需要國家提供更多的支持。
如何更好地推動基層的各項工作?正值兩會期間,不少代表委員提出了許多中肯的建議。
慢病管理方面
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明確要求,“加強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,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”。不少代表、委員都為加強基層慢病管理出謀劃策。
全國政協委員霍勇建議,基層醫生還要做好慢病人群數量排查,摸清底數,早篩查、早干預,并加強演練。
全國政協委員吳浩建議,開設慢性病專病門診,要著重保障慢病的基層用藥,并配備全科醫生,把易操作、更可及的智慧醫療讓更多全科醫生使用。
智慧醫療能夠提升基層工作的效率,全國人大代表甘勝蓮也提到了,利用數字賦能,讓慢病管理“快”起來。那么,基層的數字化配備和醫務人員的信息能力提升將尤為重要。
全國政協委員霍勇建議,加強醫療設施建設和醫療設備配備;加快發展和完善互聯網慢病管理平臺建設。同時,強化基于大數據驅動的基層公共衛生專業人才健康信息守門人功能。
醫藥保障方面
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“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”。對于基層而言,在各項資源中,醫藥資源的及時供應和保障,對平時的工作開展尤為重要。
全國政協委員吳浩強調,基藥目錄調整有必要重點考慮重大慢病防治的基本用藥需求,尤其在慢病控制和分級診療的大方針下,基層醫療問題和鄉村衛生問題都與藥物政策息息相關,要著重保障慢病的基層用藥。
全國政協委員孫陽建議,醫共體牽頭醫院建立中心藥房,實現藥品保障上下貫通。充分發揮中醫藥服務在鄉村醫療衛生健康事業中的作用,出臺鼓勵中醫藥鄉村服務的新農合醫保政策,落實基層中醫藥服務人員的編制和待遇。
人才建設方面
在持續深化醫改的過程中,如何讓基層醫生隊伍更穩定仍然是一個關鍵議題。
全國人大代表建議,有必要加強和優化制度供給,妥善解決鄉村醫生的編制、養老生活補助等問題,提升薪資水平、暢通職業發展渠道,讓鄉村醫生工作更有盼頭、更穩定、更安心。
全國政協委員王建安則認為,對基層醫務人員不僅僅要解決待遇問題,更要考慮他們業務持續培養和發展的問題。譬如,一年中有一到兩個月的時間,讓基層醫生到指定上級醫院參與臨床工作,讓他們真正能夠得到業務鍛煉,切實提升他們在基層救治病人的水平。
此外,對很多基層醫務工作者的考核標準,王建安委員認為,最重要的是當地老百姓是否滿意,如果百姓滿意,就可以了。
由此可見基礎醫療依然是政府工作中的重點,這對于CT,超聲(彩超,黑白超),AED,除顫儀等基層醫療設備來說,依然有著非常不錯的市場需求。
緊跟國家發展步調
醫器購為您推薦一份基層醫療建設設備清單
本文來源于:鄉村白大褂整理發布
慎重聲明:本微信注明來源的稿件均為轉載,僅供分享學習,不代表平臺立場,如有內容不妥或侵權請聯系編輯更改或刪除。
15508611576